![]() 2021年10期下旬刊目錄/導讀 P10物業管理還是低薪行業嗎? 近年隨著很多物業企業上市,企業的規模越來越大,從業人員的薪酬,尤其在高管和職業經理人這一層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那么,近五年來物業管理行業高管和職業經理人平均薪酬的變化趨勢如何?與其他行業相比較處于什么樣的水平?物業公司上市對物業行業高管和職業經理人的薪酬有哪些影響?中小型和非上市物業企業高管薪酬的差異又取決于哪些方面?物業企業當中的物業管理(基礎業務)板塊和其他關聯業務(增值服務)板塊之間的人員薪酬存在怎樣的差異? P38王月華:ISS歐艾斯持續關注市場、經濟和環境變化 ISS歐艾斯成立于1934年,起源可追溯到1901年,聚焦全球綜合設施服務,2005年進駐中國市場,目前服務已覆蓋全國上百個城市,為客戶提供后勤管理綜合服務解決方案。近五年來,中國綜合設施管理市場增速明顯,ISS歐艾斯在中國市場的發展情況如何?各項業務中增速最快的是哪些?生態環境的要求、疫情防控的常態化,對ISS歐艾斯產生了哪些影響?……帶著這些問題,《現代物業》與ISS歐艾斯中國首席執行官王月華女士進行了相關探討。 P82物業服務企業立法規范與業主組織立法規范的并立 住房成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民最大的財富內容和財富形態,住宅業主也是中國乃至世界最具有經濟實力的消費群體。如何過好小區內的共同體生活,建立并形成與之匹配的精神文明和文化制度——這是中國人富起來之后迫在眉睫的問題,也是中國人能否實現強起來的關鍵環節。立法工作自然成為這關鍵中的關鍵。 P86從社區視角,看物業管理融入基層社會治理現狀 為深入了解和剖析武漢市物業管理融入基層社會治理情況,總結、歸納當前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博觀智庫組織調查專班深入街道社區,以社區居民委員會為主要調查對象,以社區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實際工作現狀為著力點,設計了一套開放式調查問卷。調查了全市105個社區,采集和匯總了物業管理融入基層社會治理的作用、工作阻力和問題,以及交叉任職、三方聯動機制的落地情況等相關數據。 P94物業企業的管理創新 傳統的住宅小區正在經歷向以小區業主為核心的“微生態圈”的轉變,這一“微生態圈”包括了吃、住、行、游、購、娛、健在內的全部功能,是新時代人們的全新生活方式。物業企業必須高瞻遠矚,時刻關注并迎接信息技術發展帶來的機遇,率先謀劃和布局,拓展服務功能。那么物業企業的管理創新包含哪些方面的工作?應該從何處著手? 銳觀察 P02 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住宅法刻不容緩/喬新生 專題 P10 物業管理還是低薪行業嗎?(上):物業企業管理層人員薪酬變化調查與分析/本刊編輯部 P23 物業管理還是低薪行業嗎?(下): 影響物業管理薪酬的主要因素 高端訪談 P38 王月華:ISS歐艾斯持續關注市場、經濟和環境變化/方舟 專欄 P70 大廈管理不善瀕臨破產 業主被迫集體埋單/Joanna Yu 物事評論 P72 業委會換屆后還能訴請返還之前的公共收益嗎?/肖挺俊 向春蘭 P75 關于制定《區分所有建筑物管理法》立法項目建議/任晨光 P82 物業服務企業立法規范與業主組織立法規范的并立/李廣友 第一線 P86 從社區視角,看物業管理融入基層社會治理現狀/黃光宇 等 P94 物業企業的管理創新/馬達 P100 高校物業服務企業如何參與大學生勞動教育/胡渠 毛波杰 P103 如何留住物業員工/張長國 P106 做好文化活動 促進睦鄰和諧/黃永發 P08 環球 P44 物業管理40年 110高瞻遠矚:使用無人機評估建筑圍護結構 無人機可以非?焖俚夭渴,并且比人類更快地在難以到達的地方捕捉必要的鏡頭。進入21世紀,使用無人機對建筑外圍進行檢測將成為建筑圍護傳統評估方法的替代方案。對建筑圍護結構進行詳細的目視調查,可以提供關于外部建筑構件狀況的充分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缺陷的數量、類型和位置。但想要達到這樣的效果,要先了解關于無人機的一些基本信息。 116什么是軍隊營區物業? 2020年1月20日,人民網刊發《軍隊營區物業管理社會化保障工作全面推行》報道,標志著營區物業社會化開始從小范圍試點到全面開展。軍隊營區物業算是行業的另一片藍海,在這場角逐中,有的企業收獲甚豐,有的卻無緣于此。到底什么是軍隊營區物業?物業服務企業該如何介入這個新興市場? 118“雙碳”使命推動房地產綠色可持續發展 在全民向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奮進的大背景下,房地產及物業企業以新方法、新思路,踐行ESG理念,綠色低碳節能將成為未來房地產及物業管理發展的主旋律。這不僅能提高自身經營管理能力,還可以增強項目抵御外部風險的能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為房地產及物業企業、業主帶來商業和社會雙重價值。 126化穴為家:為設施管理團隊尋找安身之所 設施管理(FM)部門的任務是通過創新空間使用和規劃、人體工程學設計、引入現代設施和保持卓越的室內環境質量,來提供一個能夠提高員工績效、鼓勵協作并促進健康和福祉的工作場所。不幸的是,設施管理工作人員經常被擠在建筑物的死角當中,這些空間幾乎不能滿足他們努力提供給其他人的功能。設施管理部門應該為自己找一處怎樣的安身之所來愉快地工作呢? 110 IT與互聯網 P110高瞻遠矚:使用無人機評估建筑圍護結構/克里斯托弗·弗利 托尼·羅賓遜 113 商業物業 P113 如何降低售后返租給商業街運營帶來的風險?/RET睿意德 116 資產管理 P116 什么是軍隊營區物業?/湯紹華 118 綠色與可持續 P118 “雙碳”使命推動房地產綠色可持續發展/范蕓 122 辦公空間 P122 中國人離“混合辦公”還有多遠?/夢想加EDGE空間研究院 P126 化穴為家:為設施管理團隊尋找安身之所/杰夫·羅斯-貝恩 楊恩華 (責任編輯:django) |